close

最近在讀《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》一書,當中提到韋伯的著作《經濟與社會》,書中對於當時的資本主義、民主制度、人權等的形成因素做了廣泛的探討。其洞見之深與範圍涵蓋之廣,讀完著實令人暢快,足以深刻體會其著作之奠基地位。但今天這篇文章想分享,我在看完其中一段關於「理性主義」的解釋後,所得到的心得。

在"支配社會學"部分,關於教權制改革與民主制段落,其中提到一句:

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信仰正是從這裡得以導出:因為每個人是最明白自己利益所在的,因此只要不被壓制的話,個人的理性運作必然會基於神意而在一個相對而言最好的世界(理性的秩序)中產生出來。

讀完這句後,我開始思考什麼是自己利益,又所在何處?這確實是大多數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,在現代社會中我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何處?或許很多人不曾想過這個問題,選擇大學科系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大考成績排名做選擇,又或者因為家庭父母在某方面具有政治或專業背景,因此自己從小在耳濡目染下,對某件事情或技藝較為熟悉,因此認定那是自己的利益所在。這很可能是當代人對此問題的一種答案,不過在這邊我想提出一種最近體會到的方式,透過嘗試、體會的過程確定自己的利益所在,又或者說擅長的事。這過程並不困難,只需要多意識到在過程中自己所體會到的感覺。

一、嘗試

嘗試是指多接觸不同的知識領域、技藝,或者互動模式,並且知道自己喜歡那些、不喜歡那些,又或者對那些有感覺、或沒什麼感覺。感覺可以被具體描述的一種方式是,當你在做那件事情的時候,你會產生許多聯想。例如當你吃到一個蛋糕的時候,你可能會知道奶油與麵粉的配方,跟去年來買的時候不一樣了,那顯示你在味覺的方面很靈敏;又或者,你會覺得蛋糕的設計方式可以做怎樣的修改,可以吸引更多的顧客,這過程是一種改善的批評。重點來了,很多人在經歷這樣的嘗試,並且得到一些反應之後,會認為這反應是理所當然且認為每個人應該都會具備相同的感受。那是因為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能力,其實別人是沒有的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,我猜想很可能的一個原因,是因為每個人無法體會他人的感受,我認為我吃得出甜味,很合理認為別人也吃得出甜味。但你能分辨這甜味是代糖、蔗糖或果糖,或者更細緻,你也很可能會誤認別人也能夠分辨得出來。因此,回到文章開頭所提的,這會是自己的利益所在,但如前面所討論的,自己很可能無法辨認這樣專屬於自己的能力,失去後續未能加以訓練、提升變成專業的可能。

二、體會

因此,問題變成要如何辨識這種可能。在這裡先提到一個假設是,這種個人專屬的能力並不常見,就像你有異於常人的味覺辨識能力,不代表你也能彈得一手好鋼琴。但我認為並且相信,每個人雖然在大體上與常人無異,但在某個地方會有異於常人之處。至於要如何找到這項能力,先要透過上面提到的不斷嘗試,當自己嘗試的數量夠多的時候,我自己會知道我在那些地方有優勢,優勢可以被具體描述的方式,像是我在吃到一道中式料理時有種感覺,覺得怎樣改變調味會讓這道菜更好吃;但是我在吃甜點的時候並不會有這種感覺,吃牛排的時候也不會有。這就會是一種辨識自己獨特能力的方法。抽象來說,當自己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,例如溝通、讀書、品味等,自己會有種自發式的聯想與感受,這過程很難透過言語解釋,因為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自發地做出反應,但別人就是不會像自己一樣有同樣的反應。這過程我稱作體會。體會是一種神秘的過程,例如有人在看過一幅畫之後,可以得到一種靈感,解構某些抽象的概念後,透過不同材料的方式重新構造。在音樂、料理、學術、人際溝通等面向上都是。這種差異化再用一個明顯的例子舉例,就像有些人能夠口若懸河,因此適合從事業務性質工作或者人際溝通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此種能力。

透過嘗試與體會的方式,有別於本文開頭所提到透過家庭背景,或者成績高低的方式判斷,反而是透過自己感官用最直覺的方式,告訴自己什麼才是自己的利益所在。因為我個人是認為,透過這種直覺方式找到自己的利益所在,所發展出來的專長才會比較持久,並且有更高度的發展空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